全国365bet亚洲版_365bet下注_365bet足球即时比分网委员、河南省365bet亚洲版_365bet下注_365bet足球即时比分网主席刘伟日前建议,为南水北调干渠起个好名称。
刘伟说,当年林县的引漳入林工程完工之后,人们赋予它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——“红旗渠”,这个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名字,产生了巨大的文化效应,“红旗渠精神”激励了无数后来人,也对今日林州市的旅游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。古代修建的运河北起北京,南到杭州,被称作“京杭大运河”,其流经六省市,沟通五大水系,孕育了沿岸一座座名城古镇,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这一响亮的名称201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,被誉为“中华民族流动的精神家园”,至今还在旅游观光带建设、文化符号打造、城市复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广西桂林兴安县在秦代建成的兴安运渠以灵巧着称,故名“灵渠”,千年来“北有长城,南有灵渠”的美名享誉海内外,近年来成为着名的旅游景点并成功入选世界遗产。
刘伟建议,为南水北调干渠冠名,可以集思广益,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确定。总的来说,为“南水北调干渠”冠名必能引发全社会的关注,产生重大的经济、生态、社会等综合效益。
据了解,作为当代世界最宏伟的水利工程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建成,自2014年通水以来,已累计调水200亿方,惠及京津冀豫4省市6000多万人,有19个城市以此为水源,取得了巨大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。目前,东线工程一期已经投入使用,二期正在有序推进,西线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完成。
作者:杨灵
本刊记者